多家教育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教育整体向好下
文章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1-08-30 23:36
多家教育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教育整体向好下半年竞争或加剧即将进入9月,多个教育上市公司半年报也相继出炉。从时间线上来看,这也是“双减”落地后,各家上市公司首度财报披露。
当然,因为“双减”出台是在7月底,所以这个政策到底对各家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产生了多大影响,半年财报可能还暂时不会有最直接的反映。但是,从记者梳理来看,在整个K12普遍颓势的2021年,还是有部分公司实现了逆势增长。
因此,聚焦半年报的意义,并不在于聚焦于单个公司是赚了还是亏了,而是梳理和观察各家公司在2021年是否有思路之变、举措之变,以及效果如何。这才是值得行业关注的地方。
学大教育2021年半年度报告的财务数据显示,学大教育在2021上半年营业收入15.82亿元,同比增长22.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152.55%。
报告显示,在学大教育的营收中,教育培训业务收入为15.65亿元,其中,高中阶段营收占教育培训业务收入约60%,义务教育阶段营收占教育培训业务收入约40%。
此外,针对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情况,学大教育方面表示,主要由于公司业务受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减弱及公司拓展增量市场所致。同时,公司现有K12教育培训业务具有较明显的周期特点,每年第二季度是我国K12教育阶段举办高考、中考、学年期末考试等重要考试的时间,学生在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有集中参加教育培训的需求,导致公司2021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教育培训收入相对高于其他季度。
从年初就开始吹“双减”之风,让K12教育领域今年遭受“重创”,学大交出的这份半期成绩,还是让行业内都觉得意外。
记者梳理发现,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学大教育经历了重大的转变。3月初,学大教育完成定增2156.76万股,募集资金净额为8.22亿元。定增完成后,金鑫随即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也变更为“学大教育”,代表着学大教育重回正轨。但创始人的回归,能否在2021年彻底逆势站稳,还得看下半场的表现。
尚德机构2021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二季度录得上市以来首次盈利,尚德机构新增学员86602人,同比增长4.8%。此外,二季度实现净收入人民币6.30亿元,同比增长22.8%;净利润为人民币2208万元,同比去年二季度亏损-1.26亿元大幅改善。
对于增长原因,尚德机构首席执行官刘通博表示,其硕士研究生培训类业务已形成良好口碑,im体育注册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而职业资格证等职业技能提升业务更在今年迎来政策利好,尚德机构还积极响应新职业发展号召,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开拓新职业等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这也推动了公司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记者注意到,除了开源,还有节流。报告期内,尚德机构通过精细化运营策略和各类成本管控措施,实现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成本的下降,实现毛利润人民币5.32亿元,同比增长28.9%;毛利率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至84.5%。在二季度,尚德机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分别下降8.0%和7.9%。
数据显示,教育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根据艾瑞咨询,国内线下非学历教育愿意持续付费的用户比例接近43.0%,线上端愿意持续付费的用户比例则提高到了73.4%,教育市场潜力引起机构们的再度重视。
不过,随着作业帮“不凡教育”、网易有道教育事业部、高途教育在线教育平台、字节跳动“不倦课堂”等教育品牌的成立,未来教育的发展将可预见地面临洗牌局面。此外,科目众多且缺乏成熟生产经营模式的教育,也一直被业界质疑:是否能再创如K12一般大的市场空间?
开元教育2021年半年度报告披露,上半年,开元教育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4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22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63亿元,同比减亏24.8%。
报告指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37亿元,去年同期营收为3.70亿元。对于增长的原因,报告称主要是因为2020年疫情防控趋稳,业务恢复回升。
从细分业务来看,上半年开元教育实现销售订单成交额7.07亿元,同比增长32.61%。其中,职业技能培训业务的订单成交额达3.39亿元,同比增长36.76%,职业资格考证业务的订单成交额达1.48亿元,同比增长41.91%,学历辅导服务业务的订单成交额达2.1亿元,同比增长16.07%。
再来看支出费用数据,三费方面,上半年开元教育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2.79亿元、1.62亿元、257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97%、5.98%、75.58%。
对此,开元教育在报告中称报告期内恢复相应销售推广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增长,期内收入增长导致日常管理开支增加,且新租赁准则的运用导致财务费用增加。
报告还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在线教育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突破1614万人。公司旗下中大网校、云琥在线、恒企网校等在线教育平台累计注册会员数达到1614.03万人,较2020年底增长11.05%,线%。
三盛教育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披露,报告期内,三盛教育实现了营收1.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9亿元同比增长34.79%;亏损2597.0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额1049.93万元,同比扩大147.36%。
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三盛教育在报告期内净亏损2907.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的1245.49万元扩大了133.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3.7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68.50万元,减少了41.52%。
据了解,三盛教育原名汇冠股份,公司在2017年发生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2018年5月后更名为三盛教育。目前主要从事智慧教育服务业务、智能教育装备业务和国际教育服务业务。
而其智慧教育服务业务主要依托子公司恒峰信息开展,业务覆盖智能校园建设、区域教育均衡、教育应用开发、平台+大数据+AI 等智能教育全生态等。但在本次半年报报告期内,恒峰信息仅实现营业收入896.44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时受人员成本、资产折旧与摊销等因素影响,净亏损仍多达2354.25万元。
对于报告期内的业务表现,三盛教育表示,公司智能教育装备及国际教育服务板块的经营情况整体好转,智慧教育板块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尚未得到明显好转。净利润表现为亏损,主要为智慧教育板块恒峰信息经营亏损所致。
有行业人士分析称,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逐渐提高,教育目前是教育行业里面受政策风险较小的细分赛道,顺应政策发展方向。
比如,三盛教育亏损的智慧教育板块,从老牌的科大讯飞、华为再到新东方、学而思等等,几乎均有所布局,所以,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因此,如果老牌教育公司不能及时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产品更新和经营理念迭代脱节,可能仍会在政策利好时期出现接连亏损的现象。